一、咖啡因過量不可輕忽!咖啡因來源、一天咖啡因攝取量建議全解析
你知道自己一天吃進多少咖啡因嗎?從早晨的咖啡、午間的奶茶,到晚上的巧克力甜點,這些看似平常的飲品與食物,可能在不知不覺間讓你攝取過量咖啡因。以下將帶你認識咖啡因是什麼、常見的咖啡因來源與含量,並分享不同族群的安全攝取量,讓你聰明享受美食,同時遠離咖啡因過量的威脅。
(一)咖啡因是什麼?為什麼攝取咖啡因能提神醒腦?
咖啡因是一種天然、存在於多種植物中的中樞神經興奮劑,常見於茶葉、咖啡豆、可可豆、瓜拿納等植物中。那為什麼大家想睡覺、想專注時,都會靠一杯咖啡來幫助提神呢?
我們身體的睡意主要由一個叫做腺苷(Adenosine) 的神經傳導物質調控。而腺苷的主要作用是讓人感到疲倦、想睡覺,因此當我們清醒的時間越長,腺苷在大腦中的濃度就會越高,進而向大腦發出「該睡覺了」的訊號,產生睡意。
咖啡因的作用原理就是阻斷腺苷受體,取代原先「腺苷」的位置,暫時中斷這個「催眠訊號」,讓人保持清醒與精神旺盛。
除此之外,咖啡因還會促進多巴胺分泌,讓人感到心情愉悅、更有動力,甚至產生一種「幸福感」,這也是許多人容易對咖啡、茶等含咖啡因飲品產生依賴感的原因之一。
(二)你每天喝進多少咖啡因?常見咖啡因來源與含量一覽
- 咖啡類飲品:咖啡是多數人每日提神的首選,也是攝取咖啡因最直接的方式。不同種類的咖啡豆、烘焙程度以及沖泡方法都會影響咖啡因含量。
- 茶類飲品:很多人以為茶比咖啡溫和,其實紅茶、烏龍茶、抹茶等茶類也含有不低的咖啡因,其中屬抹茶咖啡因含量最高,紅茶則大於綠茶、烏龍茶,普洱茶相對咖啡因含量較低。
- 巧克力、可可:巧克力也是咖啡因的來源之一,尤其是黑巧克力或高純度可可粉產品。因此可可粉、熱可可飲品也含有咖啡因,對於對咖啡因敏感者來說,睡前或大量攝取依然可能會影響入睡品質。
- 能量飲料:為了提升精神與專注力,許多能量飲品會額外添加咖啡因,部分產品還含有牛磺酸、瓜拿納等刺激成分。
- 碳酸飲料:千萬別以為只有咖啡、茶有咖啡因,市售許多可樂、汽水等碳酸飲料中也含有咖啡因,雖然單罐含量不高,但累積起來仍不可輕忽。
底下我們整理出星巴克、7-11、路易莎等市售咖啡的熱門飲品咖啡因含量,讓你更清楚自己每天喝進多少咖啡因。不過由於市售飲品中的咖啡因含量會受到諸多原因影響,如茶類種類的不同、可可粉純度、添加比例等,因此具體咖啡含量需要參考產品包裝或店家標示為主。
星巴克熱門飲品咖啡因含量(每 100ml) |
|
美式咖啡(熱) |
約 63.6mg |
那堤(熱) |
約 38.4mg |
摩卡(熱) |
約 48.2mg |
卡布奇諾(熱) |
約 41.2mg |
焦糖瑪奇朵(熱) |
約 38.4mg |
7-11 CITY CAFE 熱門飲品咖啡因含量(每 100ml) |
|
美式咖啡(熱) |
約 66.1mg |
拿鐵咖啡(熱) |
約 47.1mg |
卡布奇諾(熱) |
約 61.6mg |
西西里風檸檬咖啡(冰) |
約 44.9mg |
太妃焦糖風味瑪奇朵(熱) |
約 46.2mg |
路易莎熱門飲品咖啡因含量(每 100ml) |
|
咖啡拿鐵(熱) |
約 79.3mg |
卡布奇諾(熱) |
約 79.3mg |
西西里咖啡(冰) |
約 39.5mg |
抹茶風味拿鐵(熱) |
約 109.1mg |
莊園級美式(熱) |
約 69.3mg |
另外,根據食藥署規定,市售現煮咖啡須標示咖啡因含量,並以紅、黃、綠標示區分:
- 紅色:201 mg 以上
- 黃色:101~200mg
- 綠色:100mg 以下
建議大家在購買咖啡飲品時,可以根據以上標示來選擇,避免咖啡因攝取過量。
(三)你的咖啡因超標了嗎?不同族群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一次看!
不同族群對咖啡因的耐受度與建議攝取量都不一樣,攝取過多不只會影響睡眠,甚至可能對健康造成負擔。
根據衛福部建議:
族群 |
咖啡因攝取上限(mg) |
成人 |
300mg |
12~18 歲青少年 |
100mg |
孕婦、哺乳期、12 歲以下兒童 |
應避免攝取 |
不再為咖啡因煩惱,小草作無咖啡因飲品讓生活喝得更從容!
二、咖啡因攝取過量會怎樣?認識常見症狀與高風險族群
許多人習慣以一杯咖啡開啟美好的一天,但你知道咖啡因過量攝取可能帶來哪些影響嗎?接下來,我們將先揭曉咖啡因副作用的真相;再進一步盤點 7 大需要特別留意咖啡因攝取的高風險族群,幫助你更安心享受品飲時光。
(一)喝咖啡提神有代價?咖啡因副作用真相報你知
咖啡是許多人早晨的「續命神器」,也是工作與唸書時的提神好夥伴。適量的咖啡因確實能幫助集中注意力、提升專注力,但若不小心攝取過量,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可不能忽視!
以下將解析咖啡因攝取過多可能帶來的副作用,讓你了解提神背後潛藏的代價。
- 心血管症狀:高血壓、低血壓、心搏過速、心律不整
- 消化系統: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
- 精神與神經系統:焦慮、煩躁、興奮、幻覺、頭暈、頭痛、失眠
- 骨骼肌肉系統:肌肉無力、僵硬、橫紋肌溶解
- 其他症狀:頻尿、口渴加劇
(二)不是人人都適合!這 7 大族群攝取咖啡因要特別留意
- 孕婦與哺乳期女性:咖啡因會穿過胎盤與母乳,直接影響胎兒和嬰兒。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胎兒生長遲緩、體重過輕,甚至增加早產風險,因此不建議孕期、哺乳期婦女攝取。
- 兒童與青少年:青少年的神經系統仍在發育中,對咖啡因特別敏感,過量攝取可能影響睡眠品質、專注力,甚至增加焦慮;兒童身體尚在發育階段,則應完全避免咖啡因。
- 心血管疾病患者:咖啡因可能使心跳加速、心悸、血壓升高,對於患有高血壓、心律不整或心臟病的人來說,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建議應限制咖啡因攝取量,並視個人體質與醫師建議調整為佳。
- 身心疾病患者:咖啡因是一種興奮劑,對於焦慮症、恐慌症、憂鬱症等身心疾病患者來說,可能會讓神經更加緊繃,使情緒難以平靜,導致情況惡化。
- 胃食道逆流及胃潰瘍患者: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,加重胃食道逆流和胃潰瘍的症狀,導致胃部不適、灼熱感和疼痛。
- 慢性失眠患者:咖啡因會抑制睡意訊號、干擾生理時鐘,使人睡不著或造成睡眠中斷。對慢性失眠者而言,任何時間攝取咖啡因都可能影響夜間睡眠。
- 健身者:許多健身者會為了追求運動表現而過量攝取咖啡因。雖然適量的咖啡因有助於提升運動表現,但過量可能導致心悸、脫水,甚至影響神經系統,造成反效果。
不想再心悸、焦躁、睡不著?小草作無咖啡因茶讓每一杯都回歸自然純淨。
三、咖啡因過量解決指南:5 招實用撇步教你緩解不適感!
咖啡因攝取過量怎麼辦?喝太多咖啡或含咖啡因飲品,出現心悸、頭暈時,別慌張!透過補充水分與電解質、輕度運動、避免空腹攝取,以及放鬆身心等方法,都能幫助緩解不適。接下來一起看看這 5 招實用撇步,讓你更安心面對咖啡因過量的狀況。
- 補充水分:咖啡因是水溶性的成分,因此喝大量的水是最直接、有效的方式,幫助身體加快代謝並將咖啡因從體內排出。
- 補充電解質:咖啡因具有輕微利尿作用,長期大量攝取可能導致脫水或電解質不平衡。可以透過喝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、椰子水,或食用香蕉、優格等富含鉀與鎂的食物,補充身體所需、避免不適。
- 進行輕度運動:短暫的散步、伸展或緩慢瑜伽能讓身體循環加快,有助於咖啡因的代謝。但要留意避免激烈運動,否則可能加劇心悸與焦躁。
- 避免空腹攝取咖啡因:空腹喝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、放大咖啡因影響,導致噁心、心悸等反應。建議喝咖啡前先吃一點東西,如麵包或燕麥,能減緩咖啡因的吸收速度,讓身體有更充足的時間來適應,避免後續引起不適問題。
- 尋找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:緊張與焦慮會加重咖啡因的不適感。可以透過冥想、深呼吸、聽音樂、精油舒壓等方式,放鬆身心,讓身體盡快穩定、舒緩不適。
咖啡因本身並非壞事,關鍵在於劑量與個人體質差異。適量攝取能幫助提神醒腦,但若感覺不適,記得從日常中調整飲食習慣,也可以以無咖啡因茶代替,如花草茶、草本茶、果乾水,幫助身體休息、心情放鬆。如果仍出現嚴重心律不整、持續嘔吐、胸痛、呼吸急促、頭暈目眩等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
四、告別咖啡因焦慮!【小草作】無咖啡因飲料讓你喝得純粹、無負擔
想提神卻又害怕心悸、焦慮或失眠等副作用?現在,你不需要再因為「怕睡不著」或「怕心悸」而猶豫要不要喝飲料。選擇小草作無咖啡因茶飲,讓補水、品茗成為一種愉悅的日常儀式,不只身體無負擔,心也輕盈自在。
小草作所有無咖啡因茶飲與果乾水,都不含咖啡因、不加糖、不含香料,100% 台灣在地農產,無化學添加,且通過 SGS 農藥殘留檢驗合格,無論是早晨提振精神、下午舒壓,或是晚上助眠放鬆,都能放心飲用。
從天然果乾水、複方花草茶、台灣在地草本養身草到果香濃厚的水果茶,提供多種無咖啡因茶飲選項,無論是希望遠離焦躁、入睡更安穩的你,還是想在備孕、懷孕、哺乳期間找尋安心補水選擇的媽咪,甚至是想以天然取代咖啡的轉換期,小草作都為你準備了對應的解方,讓你在照顧健康的同時也能享受喝茶的樂趣!
- 追求天然與生活品質的人:果乾水
- 失眠困擾、睡前不敢喝茶的人:洋甘菊複方舒眠茶
- 想戒咖啡或減少咖啡因攝取的人:薄荷複方舒活茶
- 孕婦、哺乳媽咪:好孕媽咪果乾水
- 胃部敏感,不能喝濃茶濃咖啡的人:桂圓花複方安神茶
告別對咖啡因的依賴!讓小草作陪你一起開啟無負擔的純淨生活。